华侨生联考曾是捷径,如今为何越来越难走?你知道吗?
华侨生联考曾是捷径,如今为何越来越难走?你知道吗?
今天又是走路的一天不知道大家以往是否有关注过华侨生联考。曾经,华侨生联考是被视为进入内地顶尖高校的最佳“绿色通道”。也是很多选择赴港读书的家长们,重点规划的路径方向之一。
华侨生考试过去是通往国内一流名校的便捷途径,现在却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究竟还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值得追求的选择吗?下面将为你深入分析。
昔日“绿色通道”
过去,华侨生联考被视为进入内地一流大学的一条便捷途径。这项考试由教育部为海外侨胞和港台地区学生设立。2022年,文理科的最低录取标准只要300分,超过400分基本能确保进入普通一本院校。当时整体录取机会较多,985高校的入学门槛也并不高,让许多学生看到了希望。
竞争加剧现状
考生人数增加,角逐更加白热化。整体录取比例从2021年将近八成降到五成上下,重点大学录取比例从2022年的百分之二十点二三降到2024年的百分之九点八二,今年或许还会降低。考生规模扩大,改变了选拔态势,导致原本畅通的途径变得人满为患。
考生来源变化
近些年联考报名人数大幅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港宝的缘故。2013年以前,在香港出生的儿童,不论其父母的身份如何,都能获得永久居民身份。到了2023年,第一批“双非港宝”参加了高考,使得香港考生数量明显上升。从2022年开始,香港实施的优才和高才计划吸引了众多内地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将来也有资格参加联考,预计到2040年左右,考生人数将会出现急剧的膨胀。
持续改革升级
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二日,教育部公布了新的考试大纲,计划从二零二六年开始执行。这次考试大纲的调整,是教育评估体系变革在联合考试中的具体表现。这表明联合考试不再是容易进入重点大学的通道,录取标准或许会提高,“竞争激烈局面”就此到来。
多元化升学途径
除了华侨生的考试,还有别的升学的路子。两个学校的考试,难度和录取标准比较合适,不会跟华侨生录用的机会相冲突,可以自己挑学校。用DSE的成绩,能报香港、海外的大学,也有内地的一百四十五所高校。有些内地很出名的高校,有专门给港澳台侨学生报名的渠道。
应对建议
这项考试的意义现在侧重于学习水平和个人付出,而不是身份带来的好处。考生们不用太担心新知识点的难度,应该改进学习方法,自己培养学习本领。打算从多种角度准备的人,需要尽早做好周全的准备,这样计划才能更有用。
关于华侨生联考今后可能出现的调整,你有什么看法?希望大家支持传播,同时也在留言区表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