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侨生联考报名人数大增,录取率优势不再明显
2025年华侨生联考报名人数大增,录取率优势不再明显
客户视角 独立思考 客观理性 真实感受2025年华侨生联考报名人数达到11,882人,较2024年的10,320人增长15.1%,连续几年都在大幅度增长。
华侨生联考竞争加剧,家长如何破局?
考生数量激增
2025年,华侨生联考报名情况如下:香港考生有9805人,台岛考生有1289人,澳门考生有488人,华侨生报名人数为300人。观察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考生人数正逐年增长。以2024年为例,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万,然而招生名额却只有6012个,本科录取率也从2023年的70%下降到了2024年的58.25%,由此可见,大约有一半的考生可能面临无法被录取的困境。
分数线水涨船高
考生人数不断上升,这导致录取标准有所提高。2024年,文科类低分段分数线上涨了5分,而理科类低分段则增加了10分。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的985高校为例,录取分数线被规定需在680分以上。这种现象导致考生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明显上升。为了能够进入知名学府,他们不得不加倍努力,辛勤付出。这也表明,竞争的激烈程度正逐步加剧。
“双非婴儿潮”冲击
2003年,香港推行了自由行政策,这一举措使得不少内地家长选择到香港生子,进而引发了“双非儿童”现象。到了2006年,这一群体的出生数量已经增加到了1.6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24至2025年,这些孩子已经到了参加高考的年纪,成为了华侨生联考的重要力量。从2003年到2013年,超过20万名双非儿童在香港出生。在未来数年里,预计参加联合考试的人数还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的状况无疑给升学阶段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政策吸引家庭
近期,香港出台了引才政策,放宽了名额限制,还为高收入人士和知名院校毕业生提供了专属的人才通行证。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内地高素质家庭移居香港。截至2023年,加入该计划的人数已比去年增加了一倍以上,而且孩子们也有机会通过“受养人签证”迅速获得参加联合考试资格。这些家庭普遍希望子女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佳的升学机遇。
华侨生联考优势
华侨联考的录取要求相对较为宽松,文史类本科的录取分数线是365分,而理工类则是390分。这样的分数在普通高考中可能只能让考生进入211类高校,但通过华侨联考,却有可能进入985类高校的中等水平。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家庭愿意花费数年的时间以及数十万元资金来策划身份转换,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凭借这些分数进入国内最顶尖的学府。
DSE考试助力
家庭若规划了香港身份,孩子若能通过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就能增加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可能性。这个考试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升学机会,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成绩去申请国内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同时也有机会申请香港的大学,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其中75%的招生名额是特别为本地学生保留的。学生除了可以思考申请海外知名学府,诸如剑桥、耶鲁等,DSE考试在国际上颇具盛名,其英语成绩可被英美等国高校直接认可,申请时无需再考雅思或托福。然而,若想通过DSE申请国内高校,申请人需持有回乡证;而且,若要取得永久居留,需耐心等待至少7年。鉴于此,我们建议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做好相应的准备和规划。
观察华侨生联考的现状,将其与DSE考试的众多优势相比较,在孩子未来的升学道路上,你更倾向于哪一种途径?对此你有何见解?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