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生联考政策

揭秘华侨生联考:200分即可上‘211’大学,非京籍家长的救命稻草

揭秘华侨生联考:200分即可上‘211’大学,非京籍家长的救命稻草

2017年全国联招对海外考生报名设定了明确标准。考生需持有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资格。这些规定旨在确认海外考生身份的真实性。若想通过华侨生联考升学,这一规定宛如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记者得知,若孩子欲报考华侨生联考,必须先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记者对四家华侨生联考辅导机构进行了询问,得知费用区间为32万至50万元。华侨生联考并不像中介机构所说的那么容易。

报名资格规定

2017年全国联招对海外考生报名设定了明确标准。考生需持有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资格。此外,在报名截止日期往前推算四年内,他们需在国外居住累计两年或以上。若在国外居住九个月,等同于一年居住。这些规定旨在确认海外考生身份的真实性。

若想通过华侨生联考升学,这一规定宛如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只有符合条件的孩子才能报名,否则便无缘参加。所以,许多家庭只得提前为孩子筹划海外居住计划。

培训流程及费用

记者得知,若孩子欲报考华侨生联考,必须先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深圳圆梦教育的工作人员具体阐述了将本地居民身份转变为华侨生,以便参加联考的详细步骤。

记者对四家华侨生联考辅导机构进行了询问,得知费用区间为32万至50万元。这些机构每届的报名者数量从6人到近百人,且这一数字逐年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为此出资,让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

联考难度宣传

记者以家长身份询问联考的难易程度,厦门侨安教育的员工安抚家长,让他们不要过于担心。他们说明,机构里的学生们成绩普遍普通,大多数学生来自福建、山东等地,只要学生愿意努力,考上本科并非难题。

北京三一树人团队提到,华侨联考的挑战性明显小于国内高考。许多家长因此被这种说法吸引,觉得孩子若报考华侨联考,有望更轻松地进入心仪的学府。

高校录取情况

中国侨网数据显示,各高校对华侨生的招生名额存在差异。以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为例,它们每年录取的华侨生数量在一百到两百人之间。记者以家长身份致电高校咨询,得知华北电力大学等院校,考生若将该校作为第一或第二志愿,且分数达到全国联招本科第一批次的最低录取标准,便有可能被录取。

各高校的招生规则和选拔标准不尽相同,这为众多渴望通过联合考试实现升学的人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然而,即便如此,竞争依然非常激烈。

实际录取比率

尽管许多机构声称能“100%确保一本录取”,但实际情况是,港澳台华侨生联考的整体录取率并未达到这个标准。据中国侨网报道,近三年来,全国联考的报名人数每年大约在4500到4700人之间,其中,一本录取率大约是29%,二本录取率则是36%。大约有800到900名考生未能达到300分的分数线。

华侨生联考并不像中介机构所说的那么容易。家长们在做决定时不能只听宣传,他们必须深入了解真实情况,然后做出理智的抉择。

身份认定乱象

教育部官网指出,联招考试与海外高考存在差异。部分机构曾协助中国学生以华侨身份应试,尤其在2005年这一现象较为明显。政策调整后,2006年上海联招入学考试中华侨考生数量显著减少,而北京地区仅200人拿到了准考证。

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均强调,第二家园计划并非等同于取得长期或永久居住资格。但某些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仅依赖当地招生部门对报名资格的确认,却无法对考生的身份进行真实性的核实。这种身份认证的混乱局面,严重损害了联招考试的公平性。

您是否考虑让孩子报考华侨生联考?觉得文章不错的话,不妨点赞并转发,同时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

更多内容